去年12月,香港主辦首個國際性大型運動會,「東亞運動會」;香港運動員破紀錄的,取得26面金牌,及總共110面獎牌,政府形容這次是一項創舉,大成功。
香港得金牌的好消息,近年來越來越多,越來越密,但如果要數第一面大型運動會的金牌,應該是「車菊紅」在1986年漢城亞運的保齡球女單金牌。但,你又知唔知道,現在車菊紅已經絕跡於保齡球場呢?原來她不滿總會內有高層以權謀私,所以退役後,不再參與保總的任何職務,對保齡不再過問。球場上有光輝的一面,亦都有你可能不想知道的黑暗面。
壘球
棒球和壘球十分相似,所以在香港有好多人同時在玩棒球,亦有玩壘球。球員分別參加棒總和壘總所舉辦的比賽,好自然地會將雙方的聯賽作比較。
壘總歷史悠久,已創會70年,參與人口比較多,而且聯賽發展得比較成熟,以男子為例,A、B、C,3個級別,B及C,每級再分2小組(Gold 和 Blue),總共有5組,每組至少有10隊。
常則賽以單循環形式進行,定名次之後再打季後賽,以決定來年各組升、降之球隊。
人口多,球隊多,比賽場數多,其實大部份球員都好滿意壘總的安排,但唯獨有一項是十分神秘,甚至乎「詭異」的,就是季後賽的模式。
季後賽的目的是決定來年的升降隊伍,而季後賽的模式要等到常則賽快完結,及球隊的排名明朗化後才會公佈。是單方面的「公佈」,不設咨詢。以下是近幾年由C-Gold升上B-Blue的季後賽模式。
男子級別概況: (2009/10年度)
A grade - 14隊
B -Gold - 10隊
B-Blue - 10隊
C-Gold - 10隊
C-Blue - 10隊
C-Gold升上B-Blue的季後賽模式:
2005/06年度:
2個進升名額,不設季後賽,常則賽首2名直接升級
2006/07年度:
4個進升名額,C-Gold首4名及C-Blue首2名,打單循環,首4名直接升級
註: 既然有4個名額,這4個名額都應該從C-Gold的球隊中甄選,為何只有這一年有機會由C-Blue直接跳級升上B-Blue呢?
2008/09年度:
2個進升名額,C-Gold首5名打Double Elimination
註: 其實算公平,常則賽排名越高,就有越大機會升級
2009/10年度:
2個進升名額,C-Gold首8名打淘汰賽,最後兩強升級
註: 這是一個最不公平的模式,給人倒退的感覺
1. 10隊打常則賽,有8隊之多可以打季後賽,荒謬
2. 竟然是打淘汰賽,只要贏2場就可以升級,完全抹殺球隊在常則賽中的努力,更荒謬
3. 在常則賽中有高排名的隊伍,打淘汰賽都無任何優勢,第1名要賽第5名,反而第4名可以賽最弱的第8名,簡直是荒天下之大謬!
心水清的人,其實都知道發生甚麼事。季後賽的模式是想令某些球隊得到最大的利益,所以每年的模式都是要等待所有排名明朗化後才訂定。
棒球
荒謬的事情不只在壘球場上發生,棒球亦是!
最荒謬的賽事要首推最高水準的男子甲組,2007-2009這2年間,每一隊球隊只有5場比賽,24個月,只有5場比賽,則是平均4-5個月才比賽一次! 是不是越高水平,就越不需要比賽實戰呢?
很令人費解的情況,究竟主因是甚麼呢? 資源不足?球員不想比賽?棒總不想舉辦這個賽事?
很多,很多的問號,希望棒總高層真的可以正視這個問題。
其實另一件令人十分費解的,是棒總近年大力推動「總會盃」,投放大量資源於這個賽事。總會盃有3個級別,分別是T-ball、1A及2A。以1A為例,4隊參加,打5個循環,即是每一隊一年有15場比賽! 15場比賽不算很多,但相比於男甲的2年只有5場,這個差別就很驚人。
其實,我個人認為投放大量資源在小朋友身上是無可厚非的,他們都是未來的主人翁,沒有人會反對這項政策,問題是,資源是否用得其所呢?
剛剛過去的少珠盃,有6隊參加,其中一隊是從總會盃1A賽事中選拔出來的「香港A隊」,有2隊是從台灣及日本來的外隊,再加3隊是邀請Little League的日籍隊伍。
比賽最後成績,香港A隊包尾得第6。
請不要太苛刻,香港的棒球水準,和台灣及日本還有很大段距離,大家都明白。
但和另外3支Little League的隊伍比較呢? 都是相差很遠,是大比數的落敗,這究竟是甚麼原因呢?
1. 大家都是在香港接受教育,在香港成長,是日本的小朋友DNA先天有打棒球的優勢嗎?
他們球隊內都有華人,這不成立。
2. 是資源不足,他們的練習及比賽都比總會盃多嗎?
我不清楚,亦相信不是這個原因。
那麼答案乎之欲出,是訓練方法吧! 以我記憶所及,棒總未曾有過一位日籍教練,現在應該是放低成見,虛心的向東瀛請教,請教一了吧!